读《胡逢祥: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

    听说李源在本科期间就在《史学理论研究》上发表了文章,很好奇这是什么样的期刊,就在某宝上订阅了电子版,前几天终于腾出时间看完了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胡逢祥: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

    在开始看这篇文章之前,我先浏览了这本期刊的目录,选这篇文章纯粹是因为对陈寅恪感兴趣,其它像什么中世纪中晚期西欧妇女宗教写作中的性别合作历史经验与乡愁——论安克斯密特的后现代历史经验理论等完全无感。

    刚开始看的时候完全是捏着鼻子读的,没什么兴趣,看到第二部分的时候,渐渐找到点感觉,读完全篇之后,再回头看整篇文章,找到了一点感觉,因为我闻到了科学的味道。

    通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阅读了大量的和陈寅恪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但数量多,而且维度也多,陈氏所处的时代,陈氏的求学经历,陈氏受国际、国内时局的影响,陈氏关于佛教、史学、政治、文化、诗歌等方面的言论,除了陈寅恪自己写的,还有别人对他的记录及看法等。在我看来这完全是科学的行为方式,就像是做实验一样,一切以可靠的事实作为依据,通过可靠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最后得出可靠的结论。

    虽然整个过程略显枯燥和乏味,没有太多的兴奋点可以刺激到读者,但是这也不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得出结论:陈氏一生坚守的学术独立和其自身所具备的忧世淑世精神是不矛盾的,陈氏研究学术的目的其实是经世济世,但是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却不能受时世的干扰,要保持严格的独立,这样才能让学术成果受到过去及现世最小的影响,而对未来的时世产生更大的、更有意义的引导;陈氏的研究方向及学术风格的转变是受客观条件影响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合理的自我选择。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得到这一结论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所在:这篇文章的结论可能不一定准确,多年之后可能被推翻,但是整个论证过程是非常严谨的,这个论证方法是对结论准确性的最有效的保证,掌握了这个方法,不断的产生高质量的文章将是大概率事件。

    最后一点让我非常钦佩的是作者阅读之广泛,准备之充分,理解之深刻,让我自叹弗如,文章中随处可见各种引用的参考文献,以我目前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书中所有这些参考文献够我看几年的,所以不下一番功夫是没有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外围游弋的民科,短期内想进入这个里面估计没戏,但花些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琢磨、体会她们的成果并且为我所用,这个还是可以的。

    此时我不禁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真的打算进入这个共同体吗?我的回答是:这是一个好问题吗? 可能这样的问题更好些: 或许进入这个共同体既不是目标,也不是手段,而只是一个副产品,就像文明一样,那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Published by

刘 心泉

running in the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