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立铭:生命科学五十讲》

图片来自网络

听这个课程是受到了卓克的启发,卓克基本上完成了我的科学思维启蒙,让我对科学产生了好奇心,这个课程正好可以满足我的一部分好奇心,利用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把这个课程听完了。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最近我读的书、听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得到系”的,即使不是得到的课程,也差不多都是得到的老师推荐的,可以说是完全被得到给洗脑了,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这样应该不太好吧?按照郭德纲老师的说法,如果想对一个领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至少要读六本书,而且是不同人的六本书,但我现在的输入渠道几乎被得到独占,看来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言归正传,《生命科学五十讲》,王立铭亲述,话题是我感兴趣的,作者的讲述风格也是我喜欢的,总体感觉非常棒,听完后对生命是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一步的认识来自卓克):生命是自然物质无规律热运动的产物,生命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虽然我很不想承认这一点,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事实就是如此。拉普拉斯说:在我的世界里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他很可能是对的。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环境的产物,是各种物质运动的结果,是经过很多很多很多年逐渐演变而来,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没有设计师、也没有监工,有的只是毫无规律的运动以及这些运动相互叠加产生的结果。从本质上看,人和动物没有区别,动物和植物没有区别,植物和微生物没有区别,微生物和矿物质没有区别,生命和非生命没有区别,世间的一切物质都没有区别。我们之所以要为生命寻找意义,本质上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生命以及为生命寻找意义的冲动,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而已。

作为人,我们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我们是万物的灵长,世界的主宰,上帝为什么对我们如此眷顾?我们有语言、有艺术、有爱情,我们有信仰、有历史、有文化,我们有科学、有技术、甚至还有原子弹,我们的视野早已不再局限于地球,从太阳系到银河系,最终扩散到整个宇宙。我们不止一次的问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如此不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要明确的是:我们真的如此不同吗?或许仅仅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还不够多,虽然在科学的帮助下,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和未知相比,我们掌握的知识还太少太少了,这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世界的主宰,世间的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旋转,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她慢慢了解到世界很大,而自己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而已。听完整个课程之后,并没有让我得到”我们为什么如此不同?”的答案,与之相反,我反而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我们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与众不同”之处。

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生。我们所有的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从环境中获取负熵,以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一旦我们自身的熵增到一定程度,死亡也就不可避免。从另一个角度看,高等级复杂生命的熵如此之低其实是特例,而低等级简单生命才应该是生命最应该有的形态,我们的生命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种理所当然,相反,我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巨大的能量消耗)。生命活动并不神秘,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严格地符合物理规律,没有一丝一毫的违反和超越,包括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的精神活动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虽然表现很复杂、很神秘、很高级,只不过是因为现在的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现在的科学知识不足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而已,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终将揭示全部可揭示的秘密。

听这个课程,除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生命科学的知识之外,副作用是可以帮我们减压:因为意识到自己并不独特,所以也就不会给自己特别高的期望,没有特别高的期望,也就不会对现状感到非常不满,压力自然会小一些。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周围的一切其实和我们都有相同的本质,这种想法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外部世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事,我们的内心也会更加安宁。是不是很奇怪:怎么从一个讲自然的课程里,听出了些许人文的味道?

2018-12-25
北京

Find it on Github

Published by

刘 心泉

running in the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