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前几天有一个同事在群里问有没有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我推荐了这本,但是想想自己都还没有看过就给人推荐,不太合适,正好上一本书刚读完,所以带着补课的心态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是高度统一的,不会出现人格和行为相背离的情况,很多看似荒诞、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在人格内部都有很合理的解释。自卑感、对自卑感的补偿、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内在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格基础。社会情感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全程都有自我意识的参与,也就是说,环境和自我意识都会对社会情感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几乎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社会情感和人格特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有一层是对安全感的追求,我觉得对安全感的追求和对自卑的补偿是一个意思:因为觉得不安全,所以才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安全;因为自卑,所以才努力提升自己,从而摆脱自卑。后来塔勒布又提出的反脆弱理论,它们的底层逻辑应该是相通的。

    在婴幼儿时期,获得父母和别人的关注是儿童追求优越感的主要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别人关注的需求会逐渐内化。社会情感正常的孩子,会把这种获取别人关注的需求和追求社会总体价值最大化相结合,这样她的目标和社会的目标在方向上就是一致的,她的行为也会表现的很正常,积极、向上、乐观,合乎常理和道德规范。没有获得正常社会情感的孩子,他们依然会努力获得别人的关注,但是他们的努力方向和社会价值可能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所以他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就可能不好理解,有时甚至毫无意义。但从本质上,不管社会情感是否正常,所有人的底层行为模式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社会情感,只不过每个人的社会情感都不一样而已。

    人格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为它会参与对它的塑造,尽最大可能保证自己的存在。但它不是不可改变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耐心和勇气。培养人格和教授知识应该是学校的最核心职责,但是现在看来,教授知识似乎成了唯一的目标,学校似乎在人格培养上兴趣不大。家庭是早期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场所,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担起必要的责任,努力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正确的引导孩子形成正常的社会情感,而不是溺爱或者忽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教育要趁早,这个道理对所有家长都很重要。

    所有成年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过来的,儿童时期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性格养成对以后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儿童和成年人共享相同的底层行为模式,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的看法、我们的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儿童时期我们很难有机会跳出自我去俯视它、分析它、理解它,但是当我们成年之后,当我们的思想逐渐成熟之后,我们是有这个能力和义务去俯视它、分析它、理解它,从而更好的执导自己的行为。

    性对我们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力远没有弗洛伊德认为的那样大,在分析人的行为时对性的影响给予过多的关注是不理智的,当然也是不可取的。

    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取得的成功是毫无价值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大部分轻而易举就能取得的成功对社会价值是没有促进作用的,它们只会满足我们一时的虚荣心,以让我们更自卑为代价来短暂地缓解一点点自卑感。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对这类成功的追求当成人生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为类似的行为感到羞愧。

    取得成功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不是别人的责任,也不应该是别人的责任。分析自己的失败原因时,当然会发现有些确实是别人的责任,但是一味地指责别人,甚至夸大别人的影响,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弱者心态占领我们内心,这会极大地削弱我们自己,这是很不明智的。所以准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这样做。

    这本书不仅对我们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了解、认识我们自己也同样有效,建议每个人都学一点心理学。

 

2018-12-15
北京

Published by

刘 心泉

running in the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