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垫底者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背景

   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因为墨西哥城的海拔比较高,超过2000米,再加上天气原因,1020日马拉松比赛的总体成绩并不理想,几乎没什么亮点。1630其他参赛选手都已完成比赛,1730颁奖典礼结束,观众开始起身离座,1830组委会通知沿途服务站开始撤离,天空逐渐暗淡下来,这一天似乎就要在这样的平淡中过去了。但是,突然传来让人吃惊的消息:有个人还在奔跑!他是来自坦桑尼亚的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后又遭踏伤:膝盖穿刺,胳膊脱臼。在志愿者帮他简单的包扎伤口后,他选择了继续比赛,而不是放弃。当《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在黑夜中发现他时,与其说他在跑,不如说他在一步一步的往前挪,记者问他:为什么明知毫无希望取胜,还要拼命跑?刚开始阿赫瓦里并没有说什么,继续了一会儿,然后转过头对记者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约11265公里)外送到这里参加比赛,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记者的情绪瞬间被点燃,新闻稿被立即发往报社,报社联系组委会,组委会迅速做出响应,警车开道,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大门重新打开,灯光重新亮起,工作人员和观众又重新回到体育场,阿赫瓦里一步一步走进了体育场,全体观众起立欢呼,难掩激动的泪水。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拖着受伤的膝盖和脱臼的胳膊,一步一步走向了终点。工作人员立即冲过来,把他送到了医院。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忘记了给他计时,所以他只有名次而没有成绩,他是第57名通过终点的,一共有75名选手参加比赛,18名选手退赛。因为受伤后依然跑完全程,这加重了他的伤势,所以在医院待了2周后医生才同意他出院。 Continue reading 伟大的垫底者

读《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图片来自网络

    听《李源:高效阅读特训营》的课,要求选一本书作为课程的教具,因为自认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选择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是按照自己以前的方式,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读。看完第一部分:认知革命之后,参考李源介绍的方法,研究了一下目录,决定先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然后再带着问题看其他的部分。我的体会是:遇到李源是我的幸运。

    全书分四个部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按照我的理解,全书讲的主要内容是:人类最开始和世界上的其他动物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完全遵循自然的法则,匍匐于自然的威力之下,7万年前的一天,可能是基因变异,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有一个人学会了撒谎(创造),他说出了原本不存在的东西,从此开启了认知革命,结果是非洲智人突破了自然的法则,如洪水般席卷全球,所到之处,几乎灭绝了所有大型哺乳动物;1.2万年前,人类在驯化动植物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农业革命开始,进而出现了永久聚落;5000年前,出现了最早的王国、金钱、文字,出现多神教信仰;500年前,人类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科学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兴起;20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家庭和社群被国家和市场取代,动植物大规模绝种。总而言之,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所有人都生活在我们自己编织的谎言之中。 Continue reading 读《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上学,读书和学习的区别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学习好是所有人都渴望的事情:所有的家长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学习好,所有的老师都希望他们的学生学习好,所有的小孩子都希望自己学习好,这样家长喜欢他们、老师喜欢他们、同学也会喜欢他们,他们自己也会更喜欢自己。学习仿佛变成了唯一的目标和追求,其他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忽视了。据说,我的学习成绩曲线是这样的:学前班的时候我的成绩非常好,名列前茅,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全班倒数第一(因为这差点儿留级),小学二年级全班倒数第八,以后每年成绩都有提高,到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可以排到全班的前十名了。当时的我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学习的,只是被家长和老师安排,上课、做作业、复习、考试,如此循环往复,从来就没有人真正告诉我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其实这三个问题当时是有答案的,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太肤浅了。 Continue reading 上学,读书和学习的区别

主动选择自己的情绪

图片来自网络

    对不同事物之间细微差别的分辨能力,长期以来将大大的、持续的、长时间的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情绪是人最基本的能力,长久以来我对此熟视无睹,任由它上下起伏、恣意挥洒,我被情绪所左右确不自知,总试图从外界寻找原因,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念头钻进了我的脑袋:我要主动选择自己的情绪。 Continue reading 主动选择自己的情绪

手机截屏分析


    这是一张手机截屏,我们来分析一下从这张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

    没有连接WIFI,说明没在家里、公司或者经常去的可以连接WIFI的地方,可能在室外,也可能在去哪里的路上。

    手机信号是满格,但是却没有4G 有两种可能:14G被关了;24G开着,但是没有4G信号,只有最基本的2G信号。对于第一种情况,说明机主对手机网络情况比较了解,知道4G2G的区别,而且对这个区别比较在意:4G太快了,费流量;2G虽然慢,但是毕竟有,应付一些纯文字的数据还是可以的。对于对于第二种情况:说明机主此时正在原来2G网络覆盖到了,但是4G网络没有覆盖的地方,可能在地铁里、立交桥下面、大型建筑物内的某个角落等,总之是接收不到4G信号,或者4G信号极差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手机截屏分析

读《钱钟书:围城》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自序

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钱钟书,可能这句最合适了。

回国船上发生的事情,方鸿渐先是和鲍小姐缠绵,下船之前和苏文纨的关系又迅速升温。

方鸿渐初回国,他花钱买来的假博士文凭被家人登报炫耀,鸿渐觉得好不丢脸。被人请到学校里去做演讲,公开讲抽烟狎妓,可怜的校长喉咙都快要咳破了。被家人安排相亲,过程很是尴尬。 Continue reading 读《钱钟书:围城》

读《乔治·奥威尔:1984》


《1984》这本书是我的经理推荐给我的。有一段时间我在读《三体》,觉得不错,把它推荐给了经理,他作为回赠,把《1984》推荐给我,而且买了一本英文版的纸质书送给我。我的英文不太灵光,很长时间都没有开始读它,直到10个月后,感觉不能再拖了,因为在过两个月他就要来北京了,到时候怎么和他说呢,所以硬着头皮开始读起了英文原版。书的开头是作者自序和别人的写的序,看的异常的吃力。几乎每一个单词都要查字典,后来想了一个办法,把要读的内容在电脑上打一遍,然后放到网上翻译一下,这样看书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差不多一周可以读5页吧,就这样又过了差不多10个月,读了差不多150页。有一天亚马逊做活动,扫码领书,在书堆了无意中翻到了《1984》的中译本,毫不犹豫就领了回来。正好趁着五一的时候有空,把这个中译本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对比我自己读过的部分英文原版内容,译者翻译的大体上还可以,和我自己的理解出入不大,但是某些措辞我觉得不是很妥当,主观色彩有点浓,要是再适当的客观些就更好了。不过不管怎么说,从头到尾连贯的读完这本书的感觉还是很棒的,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惊讶于作者预言之精准、之到位,作者就像开了天眼一样,可以看到未来,看到具体的细节,可以透过外表看到人的思想活动,而且透过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的慈悲。在我的眼中,奥威尔是一个慈悲的人,无私是慈悲的内在属性,所以他是一个无私而慈悲的人,他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他大声把它说出来,但是他没有办法改变它,所以他通过文字把他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 Continue reading 读《乔治·奥威尔:1984》

读《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前几天有一个同事在群里问有没有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我推荐了这本,但是想想自己都还没有看过就给人推荐,不太合适,正好上一本书刚读完,所以带着补课的心态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是高度统一的,不会出现人格和行为相背离的情况,很多看似荒诞、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在人格内部都有很合理的解释。自卑感、对自卑感的补偿、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内在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格基础。社会情感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全程都有自我意识的参与,也就是说,环境和自我意识都会对社会情感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几乎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社会情感和人格特征。 Continue reading 读《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读《瑞·达里欧:原则》

    看这本书是受李笑来的影响,本来也想读英文原版的,但是刚读完原版的《超越感觉》,太吃力、太痛苦了,所以找了中文版,用了一个月时间,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看完了。原则就在那里,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原则》这本书就在那里,不管你看过,还是没看过;不管你看完,还是没看完;不管你看懂,还是没看懂;不管你会运用,还是不会运用。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的信条是:面对现实,拥抱现实;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信条变成了:拥抱现实,应对现实。仅仅拥抱现实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如何应对现实,这样才能依靠现实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实现目标,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但前提是你要有目标,如果你连目标都没有的话,那这本书也不会帮你太多。 Continue reading 读《瑞·达里欧:原则》

读《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

读这本书是受李笑来的启发,他说他在上学的时候,有一天被先后被两个人说服了,但是这两个人的观点是相互矛盾的,于是他就纠结了:我到底有没有思考能力?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最后找到了这本书。据说这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另外两本是《围城》和《动物庄园》,《围城》我已经看完了,《动物庄园》正在看。

经过考虑,我选择读英文版,虽然我的英语阅读能力很差、单词量也不够,但是如果读英文版的话,一是可以锻炼我的英语能力,至少可以多认识几个英语单词,二是读原文可以避免因为翻译不准而造成的误解,可以让我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思。当然,我这么做也是听从了李笑来的建议,有“不独立思考”的嫌疑,但至少我开始“思考”了。 Continue reading 读《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

D&G事件以及我们如何应对

我是从这次的辱华事件才知道D&G这个品牌的,至于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这个品牌原因:一是我几乎一直都是赤贫的状态,从来都没买过任何奢侈品;二是对时尚品牌一直都不感兴趣,总觉得和自己很远、遥不可及;三是对所谓的“时尚”一直无法理解,因为不理解,所以也就没有兴趣。

这次的辱华事件实在是太火了,刺目的标题随处可见,D&G也就第一次进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心目中,在奢侈品方面,意大利是大于法国的,可能是对来自法国的奢侈品品牌要熟悉些吧,比如LV、爱马仕、巴黎世家,而对来自意大利的品牌不熟悉,不熟悉的比熟悉的要神秘,而神秘感是奢饰品的一个特征,所以觉得意大利的奢饰品品牌比法国的要高级。另外一个原因是我更喜欢意大利一些,因为每当想起意大利我都会想起罗马帝国,而我对罗马帝国很崇拜,我崇拜伟大的东西。

Continue reading D&G事件以及我们如何应对

Press.one身份认证

https://press.one/p/address/v?s=d39000c1d93aefb91e33c747b412868c4e3a34941ae9709900fe2ad9c26a65f6a02f3ada70eb7c24daecede28c438d88edbbbd03fc13b59ee2d382bccfd18b310&h=fa513bcf3ec76ff13be20ff611e335e1218e47651de023c8c5cedd7e98573a8c&a=905c1073923e2142dfc8a8199f97238b0479f5a9&f=P1&v=2

刘心泉说发刊词

早已而立,几近不惑,眼看着理想离自己越来越远,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无力,无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无力改变现状,生活仿佛变成了枷锁,让人透不过气来。也尝试了各种方法,进行了各种努力,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生活还是那个生活,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怎么办?是追流行过所谓的佛系人生?还是继续像以前一样漫无目的瞎折腾?或者把这两者结合一下?

我很庆幸依然能感觉到痛苦,这至少说明我还活着,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你的心不死,只要你还心存希望,那就还有机会,未来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方法,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这个世界。失败的原因或许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总是毫无疑问的认为我们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Continue reading 刘心泉说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