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截屏分析


    这是一张手机截屏,我们来分析一下从这张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

    没有连接WIFI,说明没在家里、公司或者经常去的可以连接WIFI的地方,可能在室外,也可能在去哪里的路上。

    手机信号是满格,但是却没有4G 有两种可能:14G被关了;24G开着,但是没有4G信号,只有最基本的2G信号。对于第一种情况,说明机主对手机网络情况比较了解,知道4G2G的区别,而且对这个区别比较在意:4G太快了,费流量;2G虽然慢,但是毕竟有,应付一些纯文字的数据还是可以的。对于对于第二种情况:说明机主此时正在原来2G网络覆盖到了,但是4G网络没有覆盖的地方,可能在地铁里、立交桥下面、大型建筑物内的某个角落等,总之是接收不到4G信号,或者4G信号极差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手机截屏分析

读《钱钟书:围城》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自序

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钱钟书,可能这句最合适了。

回国船上发生的事情,方鸿渐先是和鲍小姐缠绵,下船之前和苏文纨的关系又迅速升温。

方鸿渐初回国,他花钱买来的假博士文凭被家人登报炫耀,鸿渐觉得好不丢脸。被人请到学校里去做演讲,公开讲抽烟狎妓,可怜的校长喉咙都快要咳破了。被家人安排相亲,过程很是尴尬。 Continue reading 读《钱钟书:围城》

读《乔治·奥威尔:1984》


《1984》这本书是我的经理推荐给我的。有一段时间我在读《三体》,觉得不错,把它推荐给了经理,他作为回赠,把《1984》推荐给我,而且买了一本英文版的纸质书送给我。我的英文不太灵光,很长时间都没有开始读它,直到10个月后,感觉不能再拖了,因为在过两个月他就要来北京了,到时候怎么和他说呢,所以硬着头皮开始读起了英文原版。书的开头是作者自序和别人的写的序,看的异常的吃力。几乎每一个单词都要查字典,后来想了一个办法,把要读的内容在电脑上打一遍,然后放到网上翻译一下,这样看书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差不多一周可以读5页吧,就这样又过了差不多10个月,读了差不多150页。有一天亚马逊做活动,扫码领书,在书堆了无意中翻到了《1984》的中译本,毫不犹豫就领了回来。正好趁着五一的时候有空,把这个中译本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对比我自己读过的部分英文原版内容,译者翻译的大体上还可以,和我自己的理解出入不大,但是某些措辞我觉得不是很妥当,主观色彩有点浓,要是再适当的客观些就更好了。不过不管怎么说,从头到尾连贯的读完这本书的感觉还是很棒的,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惊讶于作者预言之精准、之到位,作者就像开了天眼一样,可以看到未来,看到具体的细节,可以透过外表看到人的思想活动,而且透过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的慈悲。在我的眼中,奥威尔是一个慈悲的人,无私是慈悲的内在属性,所以他是一个无私而慈悲的人,他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他大声把它说出来,但是他没有办法改变它,所以他通过文字把他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 Continue reading 读《乔治·奥威尔:1984》

读《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前几天有一个同事在群里问有没有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我推荐了这本,但是想想自己都还没有看过就给人推荐,不太合适,正好上一本书刚读完,所以带着补课的心态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是高度统一的,不会出现人格和行为相背离的情况,很多看似荒诞、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在人格内部都有很合理的解释。自卑感、对自卑感的补偿、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内在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格基础。社会情感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全程都有自我意识的参与,也就是说,环境和自我意识都会对社会情感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几乎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社会情感和人格特征。 Continue reading 读《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